关于使用标准基准法与示值基准法进行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校检的探讨
据分析了标准基准法与示值基准法分别适用的应用范围,进而提高压力表校检工作效率。
1.引言
压力参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压力表的计量校检工作是压力量传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用压力表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促使各级企事业单位的的计量部门基本都开展了压力仪表的计量校检工作。由于工作量的急剧加大,能够快速准确的校验压力表成为提高校检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笔者以校检压力表为例,探讨使用标准基准法与示值基准法进行压力表校检的区别和实验数据的差别。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两种方法的讨论和分析,有机结合出能够有效提高压力表校验质量并减轻校检工作强度和提高校检工作效率的方法。
2.压力表校检的基本方法
标准基准法与示值基准法是压力表校检中一直使用的基本方法,两种方法均为业界认可使用的标准检测旅。
2.1标准基准法定义
标准基准法,是以标准器通过升压(或降压)给定标准压力,读取被检表数值与标称位置的偏差的方法。
2.2示值基准法定义
示值基准法则正好相反,是将被检表通过升压(或降压)到标称位置刻度,读取标准器的示值的方法。
3.方法比较以及实验数据
3.1实验数据
例一:分别选取一块准确度等级:0.4级,测量范围:(0~1.6)MPa的标准表(分度值:0.01MPa),和一块准确度等级:1.6级,测量范围:(0~1.6)MPa的被检表(分度值:0.05MPa)。选定0.4、0.8、1.2和1.6四个检定点。使用标准基准法数据如表1。
使用示值基准法数据如表2。
例二:分别选取一块准确度等级:0.4级,测量范围:(0~6)MPa的标准表(分度值:0.05MPa),和一块准确度等级:1.6级,测量范围:(0~6)MPa的被检表(分度值:0.2MPa)o选定1.0、2.0、3.0、4.0、5.0和6.0六个检定
点。
使用标准基准法数据如表4。
使用示值基准法数据如表5。
3.2差异原因及分析
由于两组初始数据无法做直接比较,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换算,按照P标/P被=标/P'被的关系,将示值基准法数据转换为标准基准法的数据,将转换后的数据以被检表的估读进行修约处理。
例一中:该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6x1.6%)=±0.0256MPa,表1中该表在0.4MPa点超差,表3中在0.4MPa点该表未超差,同时其他点也存在读数差异。例二中:虽然未出现结论相反的情况’但是处理前后的数据在l.OMPa点上,也存在差异。经分析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为:使用标准基准法估读的是被检表最小分度值的1/5,当被检表指针在分度值的2/5和3/5之间时,为使结果判定准确,减小风险,只能选取较大估读。检定中为规避风险,以紧限判据对读数进行处理,结果读大不读小,被检表读数为0.43MPa由于表2中估读的为标准表,示值可估读到标准表最小分度值的1/10,经过处理后使得被检表的读数得到放大。
目前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的现行的计量检定规程中采用的是标准基准法,原因在于:首先,在选取标准器的条款中由于可选用活塞式压力计,若采用示值基准法,则该类标准器不易实现。第二,由于规程中规定了必须经过轻敲位移的检定项目。而轻敲位移是在被检表上实现并在被检表上进行估读的,若采用示值基准法可操作性不强。但采用示值基准法时,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标准表的最小分度值远远小于被检表的分度值,使其估读时相对标准基准法结果更准确。
4.两种校检方法的选择及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通过对以上有代表性的实验数据分析和对检定规程的理解,笔者认为,标准基准法可用在开展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技术机构或者经授权的对内开展强制检定工作的企事业单位的强制检定中,以达到放大误差,规避风险的目的,使压力表的检定结论更加严谨示值标准法可用在企事业单位非强制检定压力表的内部校准中,能賴高工作效率,减轻企事业单位的校验工作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