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筒供氧以其成本低、方便搬运、不受使用场所限制等优势在一些基层医院、急救车、特殊救治场合发挥着重要作用。教科书明确指出:氧气筒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2时,既木可再用。不少护理人员对压力单位的认识存在误区,对此进行了调査。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共调查1所一级甲等医院和2所二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53名,年龄20~46岁,其中本科3名,专科15名,中专35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22年,在工作中都使用过氧气筒供氧。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针对氧气筒及压力单位之间的换算及应用,每项均为单选,发放问卷53份,回收有效问卷53份。
2.结果
护理人员对氧气筒压力表单位及相关情况认识见表1。
3.讨论
kg/cm2和mPa都是常用的压力单位,1cm2=9.80665Pa?=0.1mPa,lmPa=10kg/cm2,kg/cm2和mPa之间是十进制的关系。氧气筒压力降至5kg/cm2时不再使用,是针对压力表刻度以kg/cm2为单位而言,而现在氧气筒压力表多以mPa为单位,如果在用氧时只看数字,不看单位,会造成无谓的浪费,增加医院成本。反之,氧气筒压力用到零,有可能造成氧气筒再次充氧发生爆炸的危险,两者都不符合安全用氧的要求。
现在的吸氧技术操作和步骤对压力表压力涉及不多,在护理专业专科、本科自学和函授教材中也同样如此。即便最新版的护士资格考试用书对mPa和kg/cm2的换算也未作任何解释⑺,这提示编者在编书过程中不但要及时更新护理理念、护理步骤,对护理工作中用到的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知识也要根据临床需要及时更新,给予必要的说明,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护理人员的服务对象是患者,在用药治疗上要求“三査七对”,大多数护理人员都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有力地保证了医疗安全和医疗质童。但在氧气筒的更换标准问题t护理人员存在不够重视、不求甚解、比较盲从的心理,应当引以为戒,本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更好地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