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现代工业生产中,压力仪表是工艺测试和自动控制、保护系统中常用的仪表之一,正确选择压力仪表主要包括确定仪表的型式、量程、范围、准确度和灵敏度、外形尺寸以及是否需要远传和具有其他功能等。
1.压力仪表的正确选择
正确选择压力仪表主要包括确定仪表的型式、量程、范围、准确度和灵敏度、外形尺寸以及是否需要远传和具有其他功能,如指示、记录、调节、报警等。压力仪表选择的主要依据如下。
(1)工艺生产过程对测量的要求,包括量程和准确度。在静态测试(或变化缓慢)的情况下,规定被测压力的最大值选择压力表满刻度值的2/3在脉动(波动)压力的情况下,被测压力的最大值选择压力表满刻度值的1/2。常用压力检测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有0.05级、0.1级、0.25级、0.4级、1.0级、1.5级和2.5级6个等级,应从生产工艺准确度要求和最经济角度选择。仪表的最大允许误差是压力表的量程与准确度等级百分比的乘积,如果误差值超过工艺要求准确度,则需更换准确度高一级的压力仪表。
(2)被测介质的性质,如状态(气体、液体)、温度、粘度、腐蚀性、油污程度、易燃和易爆程度等。如氧气表、乙炔表,带有‘‘禁油”标志,专用于特殊介质的耐腐蚀压力表、耐高温压力表、隔膜压力表等。
(3)现场的环境条件,如环境温度、腐蚀情况、振动、潮湿程度等。如用于振动环境条件的防震压力表。
(4)适于工作人员的观测。根据检测仪表所处位置和照明情况选择表径(外形尺寸)不等的仪表。
(5)压力仪表的检定和校准。仪表在使用之前,必须检定和校准。长期使用的仪表也应定期检定,其周期应视使用频繁程度和重点程度而定。当仪表带有远距离传送系统及二次仪表时,应连同二次仪表一起检定、校准。
2.使用中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测压不准确,压力表动作迟钝,或者表跳动大,产生原因和排除方法如下。
①油液中污物将压力表开关和压力表的阻尼孔(一般为#0.8~1.0mm)堵塞,部分堵塞时,压力表指针会产生跳动大、动作迟钝的现象,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此时可拆开压力表进行清洗,用#0.5mm的钢丝穿通阻尼孔,并注意油液的清洁度。
②K型压力表开关采用转阀式,各测量点的压力靠间隙密封隔开。当阀芯与阀体孔配合间隙较大,或配合表面拉有沟槽时,在测量压力时,会出现各测量点有不严重的互相串腔现象,造成测压不准确。此时应研磨阀孔,阀芯刷镀或重配阀芯,保证配合间隙在0.007~0.015mm的范围内。
③KF型压力表开关为调节阻尼器(阀芯前端为锥面节流)。当调节过大时,或因节流锥面拉伤严重时,会引起压力表指针摆动,测出的压力值不准确,而且表动作缓慢。此时应适当调小阻尼开口,节流锥面拉伤时,可在外圆磨床上校正修磨锥面。
④压力表装的位置不对。笔者曾发现有人将压力表装在溢流阀的遥控孔处,由于压力表的波登管中有残留空气,会导致溢流阀因先导阀前腔有空气而产生振动,压力表的压力跳动便不可避免。将压力表改装在其他能测量泵压力的地方,这种现象立刻消失。
(2)测压不准甚至根本不能测压。
①K型压力表由于阀芯与阀孔配合间隙过大或密封而磨有凹坑,使压力表开关内部测压点的压力既互相串腔,又使压力油大量泄往卸油口,这样压力表量下来的压力与实测点的实际压力值相差便很大,甚至几个点测量下来均是一个压力,无法进行多点测量。
此时可重配阀芯或更换压力表开关。
②对多点压力表开关,当未将第一测压点的压力卸掉,便转动阀芯进人第二测压点时,测出的压力不准确。应按上述方法正确使用压力表开关。
③对K型多点压力表开关,当阀芯上钢球定位弹簧卡住,定位钢球未顶出,这样转动阀芯时,转过的位置对不准被测压力点的油孔,使测压点的油液不能通过阀芯上的直槽进入压力表内,测压便不准。
④KF型压力表开关在长期使用后,由于锥阀阀口磨损,无法严格关闭,内泄漏量大;X型压力表开关因内泄漏特别大,则测压无法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