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医院大量使用的压力表、氧气表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伤病员的康复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压力表示值偏低,可能由于容器压力过高而发生爆炸示值偏高,可能因压力过低而使医用高压消毒锅、柜内达不到预定消毒效果。氧气表指针不回零,可能误认为空氧气瓶仍有足够的氧气,而耽误危重病人的急救。所以压力表、氧气表被列入国家强制检定器具之列。
压力表和氧气表应遵照(JJG52-1999)《弹簧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及真空表检定规程》进行检定。仪器设备的选择遵照既经济实用,操作简便,又符合《规程》要求的原则。各军区计量站及医院计量室多数选用了压力表、氧气表两用校验器或其类似产品。为方便说明问题首先介绍该仪器的结构及特点。压力表、氧气表两用校验器的管路连接如图1所示,该仪器应用帕斯卡液压传递原理设计。在压力传递路径中采用两个油水隔离器使油、水分离。油路检定压力表’水路检定氧气表,达到检定压力表、氧气表两用的目的。该仪器的特点是:采用杠杆柱塞泵造压,操作轻便、省力,既不需要大压力的气源或电动气栗,又省去了既笨重又精确的钢制眩码。其结构布局合理、外观整洁。油、水导管靠近底座平面布置,管路接口处采用新型密封结构,密封性能可靠,与标准表和被测表连接使用的是快速接头。拆装方便、迅速、省时、省力,尤其适用于工作量大的检定工作。现就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讨论。
(1)每次使用前,应先从氧气表接口处注满清水。方法是:先将控制阀14打开,从被测氧气表接头处,用注射器注入清水,待到控制阀开关上的回油软管内溢出清水为止,此时关闭控制阀,拧上氧气表或堵头螺钉。这里应注意的是:氧气表接头处不要有油花,否则应用清洗剂清洗,因为氧气表是绝对禁油的,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建议在氧气表接头处又加了一个隔膜式油水隔离器(见图2),将此隔离器拧在氧气表接头处,先取下隔膜,向隔离器内注满清水,而后用手指将隔膜顶入隔离器,然后固定好,再向隔膜上方加满清水,拧上氧气表。压力可以通过弹性隔膜传到上方,而下面的油水混合液被隔膜阻断,这样就能使油水彻底隔离。
(2)氧气表是绝对禁油的,检定时不要装错位置这是需要再次强调的。工具也要专用,如果万一氧气表内进入油脂,应用温水加清洗剂用注射器冲洗,直到将表内的水甩入清水中,看不到彩色油影方可。
(3)油杯内注满变压器油,将回油管插人油杯内,打开控制阀,一边用注射器向进油管注油,一边快速压动手柄9使油路接通。待到回油管17内无气泡为止,关闭控制阀,将进油软管用手指堵住,插入油杯内,即可开始压力表或氧气表的检定工作。如果进油部位有空气,油路接不通,则应将进油阀接头7松开4~5圈,向进油软管内注入油液,待接头7与系体螺丝连接处溢出油液,再快速掀动手柄9数次,待进油管内无气泡时,再拧紧接头7进行造压。如已产生压力,再向进油软管注满油,插人油杯内。如还不造压,可将出油阀接头6松开2~3圈。掀动手柄9,待接头6处有油溢出时,再拧紧接头6,一般就能造压正常工作了。
(4)固定好标准表与待测表,先作升压检定,而后再作降压检定。在各检定点要轻敲表壳,轻敲表壳前后各作一次读数。两次结果相差不应超过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二分之一,在被检表的上限须作3min耐压检验。修理焊接过弹簧管的表要作lOmin的耐压实验。
(5)长时间使用校验器,其管路中的水和油会发生混合。增加了隔膜式隔离器后,虽然油水混合乳状液不能直接进人氧气表,但时间长了,橡胶制成的隔膜遇到油脂,会老化变性,所以如长期停用就要取下隔膜,并冲洗干净。另外油水混合物进人柱塞、阀门及结头处,长时间停用期间会腐蚀、镑死,因此停用前应排掉此油水混合物,并拆洗柱塞及各处阀门及接头,涂上油后按原样装好,备下次使用。
(6)在每次检定完一块表后,松开控制阀使管路卸压时,一定要看到标准表和被测表指针确实巳降到“零”,而且回油管中已无油液流动时,并将被检表油路关闭后,才可以动手抒下被检表。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在还剩下1~2小格“残压”时就松开被检表,因为在大压力检定中,这1~2小格“残压”可能会有几个大气压的压力。在实际工作中,已发生过未等完全回“零”就卸表造成高压油液喷到天花板上面的险情,特提请大家注意。
(7)经常听到使用压力表、氧气表的同志们说:我们的表不是用坏的,而是你们给“检坏”的。意指每检定一次都要拆卸下来,再装到工作管路上时,为了避免泄漏,往往用两把大扳手拼命拧,很容易造成细牙螺纹“乱扣”导致报废。通过实践,我们探索了“在线抄表”检验法,即:在通压管路网的“节点”多通阀门处拧上标准表,记下其指示值PQ再去查抄同一管路上的工作表的指示值Pn(n=l、2、3、……n)如PQ-PnA,则不合格,在排除泄漏等因素后,此表应停用(维修或更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例如,管道维修或其他允许短时间停止送压时)最好遵照检定规程在工作表满量程均布6个以上测压点(包括零压力点)。这样,对大多数合格表就免除了拆、装、密封等手续,既保证了准确,又成倍地减少了工作量。
另外,对于必须拆下来检定的表,在回装时,解决密封问题应使用垫片(垫圈),对螺纹部位应用“生料带”缠绕后再拧紧,可以最大限度地在保证密封前提下,减少螺纹扣的损坏。
以上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或其他各计量站(室)反映容易出现的问题。真诚希望各计量站(室)同仁与我们共同研讨。 |